算盘 文/龚金明 糖葫芦串一样整齐排列, 先来两粒,再来五粒。这符合 我们设计的甜蜜生活逻辑。 算账的人噼里啪啦, 在这台中国独有的小木琴上 娴熟弹奏。 常常只有一盏飘摇的油灯,作为 看客或知己。后来 一个又一个算账人老了, 算珠还是那么灵活自如, 一副老谋深算,或 债多不愁的样子。 终于,算盘也老了,跟所有的 算账人一起挂到墙上。 他们近在咫尺, 冷眼或笑看世间。 现在,所有的账都已一笔勾销, 连同那噼里啪啦的声音。 有天深夜,突然 “啪”的一声, 那是算盘想起来,最后一步: 归零。 龚金明,久居长江口南岸。30年后重启诗歌写作。母语匠人。独行,空坐,小饮,讲学 推荐语: 只有文学匠人才能独具慧眼,在繁杂的世界里发现具有文学价值的题材,加以取舍,加以提炼,“打造”出符合自己审美价值的作品来。这首《算盘》,能否说明上述的观点呢。(石沉) 审稿编辑:石 沉 | 责任编辑:风 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