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阳县诗歌转转会在十螺文学艺术院举行

2025-6-1 15:31| 发布者: zhwyw| 查看: 58325| 评论: 0|原作者: 十螺文学院|来自: 中华文艺网


       2025年5月30,一年一度的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端午节来临之际。为弘扬诗乡诗歌文化,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由中共绥阳县委宣传部、县文联主办,绥阳县诗歌学会承办的2025年第二场绥阳县诗歌转转会在十螺文学艺术院举办。大家以读写之名,共享文化魅力。活动以分享阅读体验,诗歌创作体会、自由朗诵、诗歌讲座等形式开展。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绥阳县诗歌学会会长黄明仲,副会长周军、周光敏;秘书长李荣强,以及龙思明、邓建飞等近50名诗人爱好者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上,绥阳县诗歌学会会长并向十螺文学艺术院授予绥阳县诗歌创作基地牌匾。为幸福大道新天地双河路上景洋川周边区域群众及诗歌创作者提供场地和文化交流服务,并进行授牌。 授牌后,希望十螺文学艺术院诗歌创作基地积极创造条件,团结更多文学爱好者,加强文化自信,加强爱党爱国爱家乡的宣传传播和教育,弘扬优秀中华文化,以及弘扬地方特色诗乡文化,在诗歌创作上,在诗歌事业的建设发展中,取得更多优异成绩。


       交流会上,诗人祝世军,黄天刚、梁敬泽分别分享了诗歌创作体会,芮恩派对给大家带来阿西里西等舞蹈。整个氛围显得轻松,愉快,颇有收获。诗友及爱好者们深情吟诵诗歌,桌上摆放着清香的粽子,空气中弥漫着粽叶的清香,浓浓的诗意与传统节日氛围完美交融。还分享了梁敬泽,王世超、叶树镇、刘斯威4位青年诗人作品,并传阅张二棍、王计兵、梁书正等诗人的精品短诗。


       诗歌转转会是我们诗乡文化的一个品牌,县诗歌学会在2024年就举办了20多次,在广大的乡村群众当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绥阳县诗歌学会会长黄明仲说:“说起绥阳的诗歌转转会,至今已有半个世纪多,70多年了。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开始了。老一辈诗人郑德明老师、黄定才、杨守智、何世俊等,相互邀约,不定期地聚集在一起,轮流到你家,或到他家,读诗歌,改诗歌,摆诗歌龙门阵,推荐诗歌作品到省级报刊发表等,这就是绥阳“诗歌转转会”的雏形。”


       当活动接近尾声,会长作了《我的诗歌意境的思考》讲座。他以深厚的学养和赤诚的诗心,为我们徐徐展开诗歌的画卷。精妙的见解,对诗歌本质的叩问,对文化传承的深情呼唤。仿佛被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所包裹。会长的话语,不仅传递着知识,更传递着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和诗歌文艺精神。           


       十螺文学院前身是2014年在上海创办的无忧诗社,该诗社2018年在上海市民文化节中获最美诗社奖。2019年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首部无忧诗社成员合集《隐喻》,并在中国诗乡绥阳召开发布会,标志着在众多年轻诗社群体的独特展现。于2019年5月正式归属贵州十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整合为十螺文学艺术院,简称“十螺文学院”,并在遵义挂牌,逐步以成为一家备受欢迎的读写说品牌机构。


供稿:原作者 | 编辑:牧 野 

相关阅读

扫一扫登录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