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当下散文诗高地及其美学构建

2019-12-11 20:47| 发布者: zhwyw| 查看: 17696| 评论: 0|原作者: 孙思|来自: 《人民日报》翰林

当下散文诗高地及其美学构建
孙 思

   任何一个时代的发展,与人是分不开的,文学也一样,从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每个朝代都会有它杰出的代表诗人,他们的引领光大辉煌了这个朝代的文学,使之成为千年经典,载入史册。而提到当下散文诗坛,就不得不提到以周庆荣为首的一批散文诗创作者、耕耘者、建设者,在物质的当下,他们以其锲而不舍的精神,把他们的热忱投放到散文诗的建设与发展上,使得散文诗界从当初的冷清寂静,发展到今天的蓬勃,今天的风声水起、温暖花开。让散文诗成为当下文坛的青山绿水。

   散文诗这一体裁的难度,某种程度比分行诗更难,尤其是它的分寸很难掌握,往左偏一点像散文,往右偏一点像诗,可谓增一分则近,减一分则远,如何保持散文诗其独有的特点和纯粹,对散文诗创作者来说,其挑战性非常大。同时,散文诗与任何文学体裁一样,并不是一种游离于生活实际的不可捉摸的纯抽象的思辨,而是一种融贯于社会、人生、历史、文化、爱情、艺术、生死、人际关系之中的深邃的思想,能揭示人生真谛、生活发展趋势,具有某种永恒因素和超越一定时空限制的诗性表达。它也是主体对现实生活、人生命运所作的宏观思考和审美把握。

   散文诗领域能够一直保持此纯洁性纯粹性,还得益于一群始终坚持真、善为主流风气的诗人们的坚守。其中有以耿林莽、邹岳汉为先驱,周庆荣、灵焚为引领,黄恩鹏、亚楠、喻子涵为首,爱斐儿、语伞、陈劲松、李松璋、唐朝辉、卜寸丹、方文竹等为主要骨干,还有张作梗、宋晓杰、金铃子、刘川、唐力等新诗与散文诗并举所形成的一个攻坚不破的散文诗高地与堡垒。当然也有各诗刊如梁平、龚学敏、胡弦、冯明德、箫风、宓月、刘川、季振邦、孙思等主编副主编对散文诗的大力支持。还有更多一直在散文诗阵地上坚持耕耘的如徐俊国、龙小龙、刘慧娟、晓玄、南鲁、任俊国、清水等的努力。

   纵观散文诗这块高地,诗人们的主观情绪、感觉和气质各有不同,其美学构建也可谓各有突显,各有所长。

   周庆荣:思想深度与深邃的洞察力,形成“大美无言”另一种检索。周庆荣的散文诗通过注目世界而呈现世界自身的宏大广阔,以其认识和亲身感受的力量,发出光亮彰显着生命意义。他擅于把哲学中的感觉和个人感觉经验中的感觉(包含了情感的因素),合二为一后,辐射到他所看到的事物上,形成双向辐射的建构关系和多重视角的重叠。他的文字是集社会、历史、哲学、人际关系以及人性的如实重构,这样的重构是逼近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双重核心的真正意义上的真实。他以深具人本现实主义诗风和古典的浪漫主义情怀为基调,作力于大胆表现生命体验的诗性起源和感性经验,自始至终把自己放在一个时代背景中,来审视自己怀有的情感,其格局、胸襟和气度,所形成的悲悯、宽容、仁慈、温暖的主色调,使他的散文诗风格和语境,成为当今散文诗坛的唯一。而其思想深度,敏锐、深邃的洞察力和表现的精确,则使他的散文诗成为“大美无言”的另一种检索。

   耿林莽:情感中时间的永恒使其长盛不衰。在我们的时代,宏大常会被视为一种虚伪,宁可趋小、趋实,从我们所能理解的人情与事理出发,却在描绘一个更为高远的精神世界面前止住了脚步,而逐渐失去了我们曾有过的一切。但耿林莽没有停止他的脚步,他一直在走。有时,即便时代不愿记忆的,他在记忆。对于现实境遇,他能不断表现出其提问能力和反思能力,这对他的想象无疑将不断产生出新的突破,这也是他的散文诗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之一。也因此,他的散文诗才能在非常普通,非常平凡、非常自然、非常随意中,让我们感受到永恒的时间和情感中时间的永恒,而使我们与之痛痒相关。

   邹岳汉:由沉静状态抵达完全自由状态。其散文诗以情感化的时间以及时间中的情感组成了节奏、韵律、图景、人物、故事,使他的诗在生活的体悟上,感情的细致上以及表现的微妙上,有着超常的敏感,构成了具有移情作用的清旷宁静的意境之美。自然中生的丰富性、深刻性、生动性,通过他的感知,被他一一展示出来,描述出来,提升出来,以令我们向往又倾心的方式投射与它们,成为我们心灵的抵达之地。诗人的很多想象超过了知性和逻辑的边界,使诗最终由沉静状态抵达完全自由状态。

   灵 焚:感觉挪移,形成明暗互为的“通感”。灵焚散文诗运用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方式,他散文诗里的联想和想象既没有逻辑思维,也不安概念界定,他只是将自己思想深处的排遣不去的一种意念,一种纠结,按 “兴趣”所致,通过各种感官的沟通,互相挪移、借用后,进行一系列的联想和想象,便成功地表现为散文诗的艺术形象。尤其在线条、旋律、意象中,包含了很多非语言非概念非思辩非符号所能传达、说明、替代、穷尽的某种情感的、观念的、意识和无意识的意味。为此,他笔下文字勾勒出的意象,有时是明澈的,有时又是落隐落现的,是一种看似有界限实质又没有界限的。他提倡心里结构,把过去、现在、未来、幻想、现实、梦境,通过自由联想,多方面交叉起来写,突破时空界限,出现了复线、多线、放射线式的艺术结构。

   黄恩鹏:以主体虚怀应和客体的虚无。其散文诗向我们传达了一种备受生命与时光催迫的内在感知,有时他有意的清零原有的自我,以时间为导向,以想象又仿佛亲临为线索,展示了生活与自然,社会与现实、有限与无限的二元比照,传达了人与自然、情绪与感受、内在心理秩序及结构与自然事物的秩序结构直接相碰撞、相调节、相融合的新的生命秩序和结构。以主体虚怀应和客体的虚无,怀着特定的主观情感审视着这些客观景象,再将这些景象情感化,从而使他的审美意识与世事、家园、人生、天地有了生生不息的牵扯,使我们从中感受到人生的启迪,触摸到生活的真谛。

   亚 楠:善于模拟或借助具体物象。其散文诗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为表现手法,人与自然山水的神形合一,让读者获得审美感受。他的语言质朴、简约,直抒胸意,散文诗中塑造的形象具体集中,没有附丽于任何伦常、政治、宗教等意念,而与人际生活和情感相关联。他善于模拟或借助具体物象、具体场景人物所可能表现、再现的内容、题材和范围,充分展示出了新疆那片疆域的地域性、丰富性与生动性。

   喻子涵:把内心的孤独感,化为视觉形象。喻子涵善于把“感觉情境”和“想象情境”这两个极端相悖的情境,在相反的两极尽量拉开又加以集中,凝聚在同一的态势中,既矛盾又统一,从而渲染了诗的气氛,加强了艺术表现力。而孤独心境的外化,沉寂落寞情绪的投射,让他艺术感觉的心态流、情绪流,潜在地渗透于散文诗里的每一个场景与细节中,这种丰富而独特的艺术感觉,通过审美感情的表现,便得到了进一步凝聚和强化,使其散文诗在冷峻、孤独、深沉中显示出人性的亮色。诗人尤其擅长寄深于浅、寄厚于轻,寄直于曲,“义贯众像,而无定质”。

   刘川:擅于在存在的形态极其内质上发出令人扼腕的突变。其散文诗中的每一个字都牢牢地嵌在非它不可的那个位置,外冷内热,一进一出间,犹同淬火。即便是最普通的常用字,也会亮起一种朴素强烈的本质之辉。让那些立在水边,不识清浑的人,至此自清。而那些微妙和敏感,看似不经意,却已在文字里,存在的形态极其内质上发出了令人扼腕的突变。他笔下的每一个字既是分开的,又是连体的;既是平凡的,又是深邃的;既是朴拙的,又是奇巧的。它们是一,也是多;它们是自然的,又是充满奥秘的。它们也许只存活在诗人观察到和想象到的某一瞬间,但这一瞬间就是永恒,就是他散文诗世界与生命的真实。或许他想捕捉和能捕捉的,全在那里。

   爱斐儿:擅于把抽象词语与具体形象词语相互嵌合。爱斐儿是富有语言灵性与才情的诗人。她的散文诗在细节场景,光色明暗的氛围把握,抽象的词语与具体形象词语相互嵌合的手法上,非常感觉化。她清新脱俗的语言似乎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如涨满的河水一样自己溢出来,然后往读者的心里潺潺地流,淙淙地流,并轻轻地不停地敲击着读者的心扉。她在散文诗里重建了她跟人物,跟世界之间的公在关系,使她的身体、目光、声音、华语、情意在其文字里得到更自由,更畅快的安放。而每当这个时候,她被想象缠绕的世界,就会迎风拂来。

   语 伞:浓缩冷静的修辞表述,形成繁富的多侧面意象。语伞是位具有精神洁癖的诗人,她善于运用纷繁别致的意象来隐喻生活,以冷静独特的言说方式和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来倾注于她要表现的生活、人生、世态、生命的情感体验。她以一种女性少有的中性和性别的模糊化,创造出她独有的场域、心绪、情怀、脾气、血液,还有被笔接管过来的感觉。外滩、一块陡峭的岩石、一棵垂柳、落日的余辉、一面墙等在她的文字里,都具有了与人类情感同样的表现性。浓缩化的修辞表述,如期抵达愿景中的真相,不断地撩动着我们敏感纷杂的日常心绪。

   陈劲松:意识和无意识形成他独有的孤独。其散文诗语言凝练,视野开阔,一股清冽之气常常力透纸背。那些看似他随意的,随手拈来的,其实是经过他在心中无数次过滤,无数次选择、思考、沉淀后的物事,付诸于他的人生感悟后,这些物事便具有了他独有的孤独的质感,成为他笔下独具匠心的另一类。大多时候他是孤独的,是那种孤独加孤独,依然等于孤独的孤独。因为这样的孤独,他似乎一直想把他的灵魂安置在一个什么地方,而这个时候,他的文字变成了他的精神故乡和支撑,成了他永远不变的寄托。

   卜寸丹:擅于将常见的客观事物生发出意想不到的新鲜感。卜寸丹是个温润的女子,读她的人,你会觉得一朵莲花立于池塘,在夏日里,向我们迎面扑来清凉气息。而她的散文诗跟她人却明显不同,它们奔涌、碰撞、激荡,带着植物的体味从雨中的泥土深处透出来,带着冬天清旷的凛冽迎面扑来,带着春天里槐花一样浓郁的感情,行走和浸染于她的笔端。她擅于赋予客观事物以强烈的主观色彩,把客观物境完全转化为意中之境,让那些常见的客观事物重新发生意想不到的新鲜感。

   还有胡弦,早几年对散文诗有过探索创作,他对于物质、空间、时间的知觉,其中寓意和隐喻的超越性,总能使读者被集中唤起,在沉默的语言里,捕捉其“震耳欲聋”。这是他散文诗深具的独创性。之后因着重于分行诗的写作,散文诗领域涉及得相应少一些。

   以上列举的诗人,因为他们体现于散文诗的生活经验的通透和浓烈,才得以让今天的散文诗高度犹如光照,让我们在生活中发现那些积极的肯定性的力量,是这力量让散文诗在众多文体中,脱颖而出,形成一种锐不可当的气势。也正因为他们的坚持和坚守,散文诗才得以形成今天的高屋建瓴。

   除了以上十三位散文诗人,李松璋、唐朝辉、方文竹等散文诗也都各有特点和审美特征,他们都能通过自己最好的作品,实现对自身的最深的发现。因为篇幅关系,我不再一一列举。

   当下,飞速进程的现代化改变了生活的节奏,也改变了生活的关系与面貌,散文诗代表诗人们,在向外围空间发展的同时,也发现了内心的孤独与彷徨。他们不满足于生活的表面,而要去挖掘生活背后的“真实”。他们不仅从外表的社会生活转移到人们的内心生活,而且从有意识的内心生活转移到更为深一层次的无意识的内心生活。从单线结构,转移到复线和放射性结构。从想象到自由联想,从视角变幻到时空情境,其艺术技巧和表现方法,总是与一定的社会生活与思想意识联系在一起,以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以及超现实主义为经,以各种技巧和表现方法为维,在其纵横交错之间,进一步探索了散文诗美学怎样随着社会生活与时代意识的发展而发展。只有这样,散文诗才能达到真正的艺术超越。

2019年7月10日于沪
稿件来源于2019年11期《文艺争鸣》

孙思2.jpg
作者:孙思

孙思,诗人,中国诗歌学会理事、上海作协理事,《上海诗人》常务副主编,著有诗集五部。曾获刘章诗歌奖、第二届海燕诗歌奖、中国长诗奖、上海作协年度作品奖。诗收进百种诗歌选本。主编有上海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优秀诗选集《风从浦江来》,理论专著获上海市高校理论研究优秀成果奖,由全国各大高校图书馆珍藏。2017《现代青年》年度人物•最佳诗人,评论曾获上海作协年度评论奖,《诗潮》年度诗歌评论奖,第七届冰心散文评论奖。



 责任编辑:牧野

相关阅读

扫一扫登录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