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空中诗人”王峰新作《下垂的时间》出版

2022-11-2 17:00| 发布者: zhwyw| 查看: 28737| 评论: 0|来自: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下垂的时间》王峰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2022年8月出版


10月22日,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主办的“一只鹰,穿过云层——王峰《下垂的时间》新书分享会”在京举行。著名诗人、第九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吉狄马加,作家、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邱华栋,诗歌评论家唐晓渡,诗人、诗论家欧阳江河,中国诗歌学会党支部书记、秘书长王山,诗人、《诗刊》主编李少君,诗人、北京大学教授臧棣,教授、评论家敬文东,以及《下垂的时间》作者王峰等嘉宾出席。分享会由文学评论家、诗人张清华主持。

王峰被誉为“空中诗人”,他同时也是一名资深机长。在《下垂的时间》中,王峰以异于常人的独特的天空视角——环望天穹、俯瞰大地,以空中的生命体验融入诗歌语言,文字清新、简洁而意象诡谲。诗人对物像词像的诗意捕捉,和内心深处的独特感受,在字里行间肆意横行,承载着来自天空与大地的独特感受,为这个世界提供了另一种观察世界的诗意角度,获得一种几乎独一无二的诗意与意象——一种捕获天空诗意的强大意象力及其制造力。

吉狄马加认为,《下垂的时间》最大的特点是在写作上充满了时间感,从以往作品中能看到王峰是对时间非常敏感的诗人,这和他长期作为飞行员的经历有关,因此,他观察生活、对自然对生命的理解往往更多地还是从时间的向度出发。恰恰因为他有着特殊的时间感,对人的关注、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包括对个人生命经验的关注,他一直置身在线性的时间和多维度的时间所构成的空间里面来写诗。

李少君表示,飞行员身份使王峰有一种俯视地球的眼光,《下垂的时间》《天马》《所见》《漫天垂泣的秋虫》等诗歌显现了他用另外一种视角和维度来看世界,这样的诗歌也显示了诗歌新的可能性。

欧阳江河认为,王峰的诗歌具有一种形而上的品质,和在大地上行走生活和理解这个世界的人完全不一样的角度,这对中国诗歌可能是非常重要的。王峰的飞行是工作,它不仅仅是飞翔的想象和比喻,它已经转化为日常生活。王峰在天空中飞翔,有另外的声音命令他把它转化成诗歌,里面包含了日常性,包含了人类的现实,又包含了语言的升华、诗意的形而上的种种综合。

敬文东认为,王峰的诗回归了汉语本有的谦逊感,这种谦逊感将汉语自带的沧桑感融在一起,也因此成就了他的天真烂漫和饱经沧桑。这种饱经沧桑的感觉,除了他个人心境之外还有本色的汉语带来的东西。按照语言哲学的说法,所谓心境本身是要发声的。他据此恢复了汉语面对外物的那种谦逊的品质。汉语思想处理的是我和你的关系,不是逻各斯所强调的我和他的关系,你和我之间是平等的而非对立的。从这个角度来说,王峰的诗恢复了汉语的谦逊感。

王峰表示,自己到现在已经飞了28年,飞行的时间几乎占据了生命的一半,飞行的大部分时间,云幻云灭,都尽收眼底。这些视觉的转变,也会产生意象的转变。比如在夜空中看浩瀚无尽的银河,北方的冬天,越冷,天空越澄澈,真是星大如斗,银河若秤。那时天空的背景就像一个巨大的岩壁,北斗七星就像垂钓的人,拿着一个勺子在静静钓鱼,这种意念就带有玄幻的意念,就是诸神的意念,神附体的力量就会产生精准的意象,带来创作的灵感。“人生就是一场灵魂和肉体相互寄存之下的的修炼,就是一种陌生而神奇的体验。我们从生命开始到终止,要经历悲欢离合,嗔痴无常。作为诗歌的写作者,我喜欢把大事写小,又写不那么的小;痛点很不明显,而又在隐隐约约之间。总之,我会用余生不断地努力,让写作更加悲悯,有金子般的质感,这需要时间,需要历险。”


审稿:原作者 | 责任编辑:牧

相关阅读

扫一扫登录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