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仲义:诗歌的 五种等级

2023-8-10 19:41| 发布者: zhwyw| 查看: 61803| 评论: 0|原作者: 陈仲义|来自: 中华文艺网

诗歌的五种等级

陈仲义

       好诗是多种多样的,好诗是千姿百态的,好诗甚至是难以捉摸的。可谓青菜萝卜,各有所爱。这在很大程度上,好诗完全取决于阅读者的“趣味”。

       固然诗歌的本质主义论逐渐淡化了,但还需要有一种大致的定夺、“基本共识”,认同感受上的最大“公约数”。哪怕你坚称好诗没有标准,但仔细揣摩,每个人心中还是有一把已内化了的尺度。

       在我看来,从接受美学角度上说,好诗不仅仅是情感上的感动,它可能带给你智性层面上的悸动,带给你精神意识上的震撼,也可能只带给你纯生理上的快感,或语言上的惊喜。由是,我想对原有的诗歌尺度做些调节,从好诗的感动“一动”再增加为“四动”:即情感层面上的“感动”、意识精神层面上的“撼动”、诗性思维上的“挑动”、语言层面上的“惊动”。

       感动:至所以把感动继续放在好诗的第一位,是因为人类心灵地带,拥有情感这块最大“用地”和“领地”,它在传递中所产生的“共鸣”最大化,是它永不枯竭的功能。

       撼动:是指接受者的精神意识层面,被强刺激“击打”的力度,所引发的震摄效果。它引发接受者深思、反省等审智活动,显然是对情感性审美一种重要补充。

       挑动:是指在思维图式上,诗歌特有的诗性思维诗性直觉、诗性感觉、诗性想象等对人们长期固守的惯性思维、实用思维、工具理性思维所进行的挑逗、诱发,进而跳出常态思路。

       惊动:是指在语言层面上,对死去语词、老化语词的复苏、挖掘工作,同时也是对新生语词的分娩、接生工作——所引发的陌生感、惊愕感。

       这样,好诗就形成了以“感动”作为主旋律,以“撼动”、“挑动”、“惊动”作为“副部”的——审美接收“交响”。或者说,以感动作为终端接受器的好诗,同时混合着“撼动”、“挑动”、“惊动”的审美成分。

       的确四种效果全部具备的诗歌,很少见。大多数情形下,好诗和较好的诗,只占其中一、两种份额。有的是以智与思的锋利撕人心肺,有的是以感觉或想象带动思维刷新,有的是以语词制造快感。不过只要其中一项十分突出,当可以和好诗的“指数”挂钩了。

        在此基础上,写出个人心目中的5种诗歌等级:

   劣诗平庸诗→较好诗好诗→经典
   (坏的) (一般的) (有特点的) (优秀的) (杰出的)
   下下品--下品--中品--上品--上上品



        陈仲义,男,1948年出生于厦门,厦门职大中文系教授。当过3年多农民、3年民办教师、10年工人。1980年入厦门职大中文系学习,后留校任教。先后开设《文学理论》《文学写作》《口才学》《人生哲学》《诗歌研究》等8门课程。曾任中文系秘书、系主任。现执教厦门城市学院人文学部。三次破格晋升讲师、副教授、教授。福建省优秀教师。


来源:互联网 | 选稿编辑: 笛 

相关阅读

扫一扫登录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