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西周《只让天空落一米》兼谈诗歌的沉浸式阅读.

2023-9-19 21:08| 发布者: zhwyw| 查看: 43642| 评论: 0|原作者: 赵一男|来自: 中华文艺网

只让天空落一米
作者:西周

不用太多,太多了我的虚荣心会膨胀
只让天空落一米,让那只断翅的鹰继续高飞
让这秋天成为秋天,云是云的形状
不用担心你的王冠落地,谁都知道我没有多少梦想
一个安静的午后可以吗?就一片落叶
刚好落入我的世界,提醒我,身体里还有风寒
昨天,是昨天,白露传达了一纸捷报
不好夸赞屋檐上的草有了树的高大
屋檐下,打喷嚏的人仍在远方

只让天空落一米,让芦花成为自己的传奇
站成鹤的的影子,为谣言再起的湖面布下结局
仅仅就落一米,足够让我无限接近那盏灯火
亲人和尘世都尚未安息,怕冬老死,雪已落尽
更不用担心,瓦片的碎裂惊动腐朽
不会的,腐朽是伟大的歌者,行吟于荒野深处
遥远的依旧遥远,天空你一样光芒万丈
哦,我先虚度这美好时光
敬我所敬,养我所养,爱我所爱,终者自终

只让天空落一米,一米也高过所有奢望
我奢望过吗?深渊在侧,甚至不敢翻身下床
从来没有!秋天的每一块岩石都刻着补天之愿
——为前世与今生背书
只让天空落一米,让闪电快速抵达琴弦之上
让蝴蝶的翅膀从琴音的颤栗中舞动死亡
我是不敢,不敢擦拭朗朗月明
穿越了情感高地,一切欢呼终显浅薄
沿着海岸线,一边走,一边为祖国缝制蓑衣

(2023.09.12)



读西周《只让天空落一米》兼谈诗歌的沉浸式阅读
文/海恋

        诗是情绪流动的产物。一首诗的诞生就是在情绪的波动中跋越向前的。诗人在行文中无论怎样收敛、遮掩,或者调控、拿捏,都无法遮蔽真实情绪的外显,它也是诗歌最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因而,尽管一首诗的成诗原因和效能并不唯一,呈现方式也不同,但抒情是它的终极使命。(即便是所谓的零抒情或冷抒情,诗歌的生发原点仍旧是情绪。)由此我们可以推演出:诗歌是有内在逻辑的,但成诗的过程却是非建构的,甚至是反逻辑的,因为诗(情绪)诞生于直觉,直觉不受逻辑的操控,而语言又是思维逻辑的产物,必须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律才能呈现。因此,我们也可以大致概括出诗的阅读途径,就是尽量捕捉诗中的情绪情感,不必过度纠结于意象的具体指征,而更应着眼于意象之间的互映、勾连、语义留白以及气息的冲撞和回弹。这样我们才能和诗作者的创作路径尽可能地靠近或重叠,从而达到“在场”的阅读。
        这首诗的阅读可以从题目切入。“只让天空落一米”,一个“只”字,看得出诗人的“诉求”不高。再联系全诗,这一句话一共出现了四次,每一次出现都是情绪的一次流转。第一节诗,“只让天空落一米”,是为了什么?“让那只断翅的鹰继续高飞/让这秋天成为秋天,云是云的形状”——让一切回归本位,整饬待发。而诗人又转而写道:“不用担心你的王冠落地,谁都知道我没有多少梦想”,这照应了前文的“不用太多”,“身体里还有风寒”、“打喷嚏的人仍在远方”等意象,也揭示了旧日之殇,至于殇于何处,要联系后文。“亲人和尘世都尚未安息,怕冬老死,雪已落尽”、“我奢望过吗?深渊在侧,甚至不敢翻身下床”,这些都指向了生命的重负和人生的窘迫与逼仄,在难以伸展的境遇里,诗人也只能保持独善其身的豁达与乐观:“先虚度这美好时光”,“敬我所敬,养我所养,爱我所爱,终者自终”。
        但诗人终归是心有不甘的,因而情绪不断出现回弹,语义也适时回访。“只让天空落一米,让芦花成为自己的传奇/站成鹤的的影子,为谣言再起的湖面布下结局”——遗世而独立;“秋天的每一块岩石都刻着补天之愿/——为前世与今生背书”——尚有凌云志;“沿着海岸线,一边走,一边为祖国缝制蓑衣”——犹有报国心。“腐朽是伟大的歌者,行吟于荒野深处”——绝地重生。阅读至此,我们已经能够大致理清整首诗的情感脉络,但这一线性结构又不是平直的,而是随着诗人的心绪波动缓步向前的,似乎是一吟三叹,一进两退的节奏,也是意识流,像浪潮涌动的状态,冲撞,抵消,向前。我们能读出诗人内心的矛盾、挣扎、无奈还有坚定。
        “只让天空落一米,让闪电快速抵达琴弦之上”,诗的最后一部分,诗歌完成了最终的情绪跃升,朗朗月明,朗朗心,此音可听,此心可鉴,便不需要再以欢呼来证明。情感的高地就是心灵的高地,我相信,行文至此,诗人的心境已然明和释然,放下自己,不奢望,只向前。家园就像屋檐上的那株草,一直在强大,而个体的小我也终归会这样,在岁月中磨砺、成长、丰盈、长成秋后的树,渐渐接近天空,接近梦想的高度。因而,这落下一米的天空何尝不是努力成长以致成熟的结果呢?这也暗合了“秋”这一意象。
        这首诗的意蕴饱满而充实,且劲朗冲和,语言煜煜生辉。如果细读,诗中还有其他意指和线索,在此不能一一道出。仅想借此评读略谈如何对一首诗进行沉浸式阅读,感诗人之所感,悟诗人之所悟。这个过程一定会有超越文本之上的阅读延伸及主题升华,但你的心绪是和着诗的节拍前进的,那个过程也是在写一首诗,写一首汇入了更多心跳和感动的深沉隽永的诗。这样的阅读体验,是一种心灵的高级审美享受。
     
       【作者简介】
       西周,原名周长君,山东单县人,现居济南。航海家,诗人,诗评家,有诗歌、评论、及散文、小说等作品若干。
       海恋,原名赵一男,吉林松原人,教师,热爱文字,写诗,写评,也写其它。

审稿编辑:云帆沧海 |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扫一扫登录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