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五昌:当代诗歌译介实践的重要收获

2023-11-12 11:15| 发布者: zhwyw| 查看: 95859| 评论: 0|原作者: 谭五昌|来自: 文艺报

        编者按:
        2023年11月3日,《文艺报》第8版整版刊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组编的《当代汉诗英译》丛书专题研究文章。现分期将5篇文章予以推送,以飨读者。

谭五昌教授

        由杨四平教授主编的“当代汉诗英译丛书”近期出版了。这套丛书一共六卷本,遴选了洛夫、昌耀、海子、翟永明、西川、臧棣六位中国当代诗人的作品,以中英文对照的形式推出。其目的是,向国内外读者、汉学家推介中国当代优秀诗人的作品。


        我觉得丛书遴选的这几位中国当代诗人很有代表性。编者首先考虑到了诗人的地域性问题。对于中国当代诗歌研究而言,我们的研究视野不能局限于中国大陆诗歌,还应该包括港澳台地区的诗歌,以及海外华人写作者的诗歌。编者选择洛夫极具眼光。洛夫是湖南衡阳人,后来移居宝岛台湾,再后来去到加拿大。他的身份和创作,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编者还选择了昌耀,这也是独具慧眼的。昌耀是当代西部诗歌的代表性诗人(当然,昌耀的意义要超越西部),在当代中国诗坛上,其认可度超越了很多著名诗人。当然,作为大诗人的昌耀一直很孤独,前两年我写过一篇文章,标题为《昌耀:在时光深处孤独耸立的诗之高原》,发表在《当代作家评论》上。编者这次推出昌耀的诗,将这位杰出诗人的代表性作品进行译介,非常具有意义。

        丛书还选译了西川与臧棣的诗作。这两位诗人都是北大出身的,不过,他们的诗歌在风格上还是存在差异的:西川更倾向于知识分子写作,展示出宏大的文化抱负,而臧棣属于典型的学院派写作,追求诗歌的技巧与修辞。西川与臧棣所代表的这些写作向度在当下颇具代表性,选择他们是很有必要的。编者还选择了海子。海子当然是不可或缺的,因为海子是令人瞩目的一位诗歌天才,也被认为是“最后的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实际上,在海子身上,是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的有机结合。海子具有杰出的抒情才华与抒情能力。可以说,通过对海子诗歌的英文翻译,能够让国外读者了解中国当代诗歌对于抒情传统的有效继承。此外,丛书还选译了女诗人翟永明的作品。翟永明是中国当代女性诗歌写作的代表人物之一。所以,这样的编排很有说服力,而且也考虑到了诗人性别的平衡问题。可以看出,编者在考虑入选诗人的名单时,思维缜密,考量严谨。

        编者对于这六位诗人的诗歌文本选择也很精到,都是他们具有代表性的诗歌作品,重要作品基本没有遗漏。在遴选作品时,编者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遴选诗人的重要诗作,部分诗人亲自选出自己满意的诗歌作品。由此可以看出,编者与作者都非常重视这套丛书。

        在当下,中国当代诗歌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影响的焦虑”。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当代作家、诗人在西方文学面前有一种自卑的心态。而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当代作家、诗人变得越来越自信,开始用平视的眼光(而不是仰望的姿态)来看待西方文学了。

        所以,现在到了我们必须主动进行文化输出的历史性时刻了。这些年来,我们积极与外国诗歌同行、汉学家进行对话与交流。我们开始发现,中国当代诗歌的创作水平完全不亚于西方同行了。在某种意义上,中国当代诗歌值得整个西方诗歌界高度重视,因为中国当代诗歌能够传达很多新颖、奇异的审美经验——这得益于当下中国现实与中国故事的丰富性。这些审美经验绝对可以给外国读者带来一种陌生化的审美效果。在这个意义上,杨四平主编的这套“当代汉诗英译丛书”可谓正逢其时。这套丛书的出版,对加强我们与西方同行的诗歌文化交流、扩大中国当代诗歌的海外传播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说实话,中国古代诗歌的外译工作,我们做得相对比较多。前些年,西方诗人说到中国诗歌,基本还停留在李白、杜甫、寒山等古代诗人身上。中国当代诗歌真正被翻译成外语的不是很多,选择有代表性的中国当代诗人进行整本诗集翻译的,那就更少。我们需要将更多具有代表性的诗人诗作成规模地进行有质量的翻译,向海外推广传播。在“当代汉诗英译丛书”的编选、出版过程中,评论家、诗人、翻译家、汉学家通力合作,积极推进诗集的译介工作,而且整体上完成得颇为出色,可谓是中国当代诗歌译介实践的重要收获。

        总之,中国当代诗歌的外语翻译工作非常重要。要扩大中国当代诗歌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我们一定要在诗歌翻译上多下功夫。现在从事诗歌创作与诗歌评论的人才很多,我们还应该在诗歌翻译方面多培养一些人才。这项工作十分重要。在中国现当代诗歌发展历程中,很多诗人同时也是杰出的翻译家。他们能够把外语诗歌翻译成出色的汉语诗歌。但是现在,我们需要更多的人才,把汉语诗歌翻译成英语、法语、德语等外国语。在汉诗外译这个领域,我们的诗人、学者,特别是喜欢中国当代诗歌的青年学子,有发挥才华的巨大空间。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来源:文艺报 2023年11月3日 第八版

 供稿:杨四平 | 责任编辑:牧 野 

相关阅读

扫一扫登录手机版